西藏自治区在拉萨举行援藏干部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本次集中签约采取线上线下签约相结合的方式,由各市(地)分管招商引资工作的副市长(副专员)与企业代表签约(不能到场的通过线上方式签约)。 图为1978年5月15日,与曾曙生(后排走路者)、桑珠(左四)、阿萨德(左三,伊朗登山队员)、晓明(左二)在登山途中 张小平:我写日记缘起于1958年在北京101中学读高中时。我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汪瑞华解放前夕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是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的关门弟子,有深厚的语文与文学功底。记得她在课堂上号召我们要学会写日记,并指出,记日记对于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此后,我即开始记日记,一直没有中断。到现在我积累了64年的日记,大约有30余本。 芒康县,位于川滇藏三省交界处,境内有千年古盐田,还有壮美的达美拥雪山、奔腾的澜沧江、珍稀滇金丝猴等自然人文景观,是众多游客,特别是自驾、骑行游客首选的进藏第一落脚点。 曾经的茶马古道上骡马铃声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如织的游人纷至沓来,当地群众足不出户就实现了就业,吃上了“旅游饭”。据旅游部门统计,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46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703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0%和25.7%。 “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风光,曲孜卡目前已融入‘大香格里拉’黄金旅游圈。”刚刚完成进村入户调研的曲孜卡乡乡长井小刚说,曲孜卡乡自2016年开始打造以康养休闲为主的温泉小镇,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9亿多元。通过康养休闲中心建设,带动餐饮、酒店业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2021年,全乡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 “撒种子”是能手,“打胜仗”是强手。这几年该大队全方位预置培养综合型飞行人才,飞行员普遍改装多型运输机,具有双机型飞行资格的年轻飞行员占比超过90%。围绕深化实战实训、联战联训,常态化组织高难课目实战化训练,该大队积极参与执行警戒巡逻、体系演练、海训驻训等重要任务。 2018年11月,在一次海上超低空训练中,该大队大队长驾驶另一型运输机保持低高度飞行,空中突然飘来一大片积雨云。此时如果贸然闯进,有可能遭遇雷暴,但绕行则不能保证准时到达目标空域。由于平时飞播练就了过硬的超低空飞行能力,他果断降低飞行高度,从积雨云下方灵巧而迅速穿过。 据了解,自5月9日林拉高等级公路工布江达至拉萨段对货运车辆开通试运行以来,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司乘人员知晓这一惠民举措,交通运输执法部门也在相关一线各执法点大力开展治超政策的宣传、公示、解读,并围绕货运车辆驶上高等级公路增设了执法所需的硬件、软件设施,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了林拉高等级公路工布江达至拉萨段开通货运车辆上路后运行平稳有序。拉萨的夏天有独特的风格和别致的风姿。天空蓝得自带“美颜”、白云仿佛“触手可及”、日光耀眼夺目,还有那与夏天不匹配的温度。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或“天池”。它距离青藏铁路当雄站约有30公里。该湖地跨拉萨当雄县和那曲班戈县。最早设计的青藏铁路线路要从纳木错边上穿过,但为了不破坏其美轮美奂的自然美景,最终改了道。 纳木错海拔4718米,湖面面积194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霄、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北侧依偎着和缓连绵的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湖面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熠熠生辉。 湛蓝的天、碧蓝的湖、白雪、绿草、黑色牛毛帐篷及五颜六色的山花,交相辉映,组成一幅大自然美丽、动人的画卷。 那时的飞播,无图纸、无经验、无设备,但又要落实严格的播撒技术要求。地面信号队只能用挥舞红旗、打镜子反光,为飞行员引导标识播带位置。有一次,由于通信不畅,飞机无法与地面联络。机组成员远远望见烟火袅袅升起,那是地面信号员急中生智,点燃的一团火。那烟火,如导航仪,让飞行员眼前一亮,立刻校准了航向。“老飞播”说,他们心头也有一团火,就是党的指引、党的号令。 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大队官兵一年接着一年飞,一代接着一代干。飞播航迹越飞越远,面积越播越大,大小300多个播区、1万余吨草籽树种深扎着一代代官兵的赤胆忠诚。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大队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强军兴军征程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铁心向党、造福人民、不畏艰险、奋飞不辍,以“助力生态扶贫、矢志强军打赢”的使命担当续写崭新业绩。 近日,在拉萨市柳梧新区管委会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以下简称北创营)携手在孵企业西藏发展公益基金会,成功举办“圆梦柳梧—第三极的守护者”生态环保系列公益活动,组织柳梧新区在孵企业、优秀双创企业代表共计40余人在拉萨河滩捡拾垃圾,并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据了解,北创营西藏基地希望以“共学共创、科学实践、倡导参与”的方式,引导创业者、企业家及广大公众系统了解并关注垃圾问题,守护西藏生态环境健康。以此号召更多热爱家乡、关注第三极生态环境的伙伴,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同巩固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努力把拉萨打造成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靓丽名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解决“散”的问题的重要抓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研究馆员冯智、云南省迪庆州藏学研究院研究员和春燕以云南省迪庆州为样本进行研究,认为当地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抓住了民族团结这个根本主题,尤其是注重顶层设计和指导成效显著,通过“党建+”抓好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推行以“党支部+村团支部”“党支部+村妇代会”“党支部+合作社”等“党支部+党建引领模式”,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党员干部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优势资源和旅游条件,不仅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步伐有效衔接,而且体现了“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宗旨,因而使当地乡村振兴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在当下我国的规范体系中,包括法律规范、党内法规与党的政策、国家政策和社会规范。乡村振兴离不开法治保障,同时也要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的作用。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牛绿花就法治保障青藏高原乡村振兴中民俗习惯的作用研究提出,由于地理、民族与宗教等现实情况,在青藏高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法治保障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而同样作为行为规范的当地民俗习惯需要得到正确对待。法律、习惯(法)、村规民约等是多元化解纠纷的社会规范,对应的,各类民间人士、人民调解组织、人民法院等作为多元化解纠纷主体都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可以分为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5个领域,在乡风、治理、生活领域中,民俗习惯作用的空间很大。因此,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反公序良俗,本着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多元解纷规范与多元解纷主体可以在基层中发挥作用。这对2050年要实现的乡村振兴目标之一乡村善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或附着于青铜器等文物上,或隐匿于灰烬之中,通过微痕分析、丝蛋白分析等科技手段,考古学家在多个“祭祀坑”中发现了丝绸。这是2019年再次启动三星堆遗址的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新发现之一。 1986年,三星堆遗址发现1号坑和2号坑,几十年来,每一次新的重大发现,都在将公众的思绪拉回几千年前,不禁再次思考:我们的先人做了些什么?中华文明从哪里来?又如何形成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并演进到今天? 李发顺的农家小院,是游客常来的打卡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走进李发顺家,亲切地和他拉家常,询问脱贫情况。这“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关怀,成为他向幸福生活迈进的最大动力。 2020年,李发顺投入20余万元对小院进行了改造,一家人吃上“旅游饭”,女儿在读研究生,儿子参军入伍,日子越过越舒心。 从“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到美丽乡村,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村里道路宽了、庭院美了、村貌亮了,各族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村党支部书记赵家清说:“现在大伙儿都明白,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没有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互帮互助,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好日子”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好日子”。革命战争年代,生命财产不受威胁、能活下来就算“好日子”;实现小康目标之前,能解决温饱问题、吃饱穿暖就是“好日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好日子”有了新的内涵和标准,展现出丰富的时代特征。一是丰裕富足的物质生活。群众要求食物更安全、住得更舒心、出行更便利等,更加追求全面发展。二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活。老百姓希望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感受更多的公平正义。三是精神富裕的文化生活。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精神上强起来,人民才能真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只有精神富裕的文化生活,才能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四是安定和谐的社会生活。老百姓不仅渴望教育、工作、收入、医疗卫生服务等民生问题得到保障,也渴望国家政权、制度、意识形态安全,渴望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老百姓渴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以及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那时,机场周围尽是沙海,大风刮来,密集的沙砾打在官兵脸上、脖子上就是一片红肿,摸一下生疼。为了在有限的飞播时段里提高效率,官兵们常常清晨6点起飞,凌晨4点就得展开准备工作。沙风袭来,接替作业的飞行员们用手臂护着脸,埋头弯腰艰难地摸上飞机,几个架次下来,一跺脚身上能抖出小半盆沙。 即便如此,官兵们坚信,只要军民一条心,没有山头攻不下。他们与地方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研究攻关、反复试验,使得飞播治沙的10余项关键技术达到先进水平。至2014年,榆林飞播治沙取得阶段性胜利,860万亩流沙得到控制,曾经一条四面环沙的飞播跑道,如今成了车水马龙、商铺林立的城市主要街道。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十四五”时期是向全面现代化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保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对经济工作作出正确决策,对发展思路作出及时调整,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由之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多次深入地方考察调研,出席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和多边峰会,系统提出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目标、方向、路径,推进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倡导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引领中国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从共建“一带一路”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从广交会到进博会,再到服贸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一系列高水平对外开放重大战略举措,领航掌舵中国号巨轮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乘风破浪,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强劲动力。 那么什么是“亚种”和“指名亚种”呢?达娃介绍,种是生物分类学中的基本单位,同种的个体之间具有相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学特征。物种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地理隔离等因素,同一物种内的不同种群(或居群)之间会逐渐产生差异,久而久之,当差异足够大时,便分化为不同的物种。在这个过程中,与原种群发生明显差异但还未成为不同物种的种群,便被称为亚种,因此亚种也可以称之为“正在形成中的种”,其中,当一个物种中有多个亚种时,最先被发现或最早被命名的就是指名亚种。 庄严巍峨的紫禁城,从明清两代的帝王宫殿到开放的博物馆,走过了六百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中,紫禁城经历了一系列改建、扩建、焚毁再重建的过程。它的变迁也是无数能工巧匠非凡的智慧与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体现。在《谜宫3》中,编者引用前人提炼出的150余条表现紫禁城建筑变迁的史实,汇集为一份沉甸甸的《紫禁城建筑年表》,置于书中,以示文化遗产的一脉相承。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如此评价《谜宫3》:“这是一部由故宫人编写的紫禁城故事。通过文物、历史档案,并结合了线上APP,将传统文化与创新科技融合在一起。它的装帧又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了故宫出版的活力。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能了解《谜宫》,通过《谜宫》打开这座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殿堂。”(完)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科学判断:“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总的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如何应对?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过去,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新时代的新征程。 知所从来,才能明其将往。在奋进新征程的重大历史关头,2021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从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历程中、从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伟大成就中、从“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中,得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根本性结论,是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阔步前行的根本保证。